视力保护色:
健康冷知识:为什么"瘦人"也会有脂肪肝?

发布日期:2021-10-18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提到脂肪肝无论是从流行病学还是发病机制上来看,常认为与肥胖关系密切。然而,随着其病发率的升高和研究的逐渐深入,非肥胖型非酒精性脂肪肝逐渐走进大家的视野。它指的是BMI<30kg/m2(亚洲人群BMI<25kg/m2)的非酒精性脂肪肝。
QQ截图20211008094353.jpg
为什么瘦人也会得脂肪肝?瘦人得了脂肪肝减肥还有用吗?
在脂肪肝的早期阶段如单纯性脂肪肝以及脂肪性肝炎不伴显著肝纤维化时,改变生活方式是有效的治疗手段,能够逆转脂肪肝及轻微的肝脏炎症和损伤。要实现肝脏获益和全身获益,胖人脂肪肝需要通过改变生活方式使体重下降至少7%~10%,而瘦人脂肪肝可能只需要使体重下降3%~5%,如果是合并肌少症的瘦人脂肪肝个体,通过改变生活方式,体重或许没有变化,但是腰围减少了,肝脏脂肪含量也可下降甚至可以完全消退。

要注意与胖人脂肪肝不同的是瘦人脂肪肝除对体重下降的幅度要求略低外,在生活方式的改变上侧重也不同。对于主要由于体脂含量过高而导致的脂肪肝,患者原先体重正常或偏瘦,但体重增长过快,这种状态之下控制饮食很重要。但更多的瘦人脂肪肝是因为坐得太久、动得太少,肌肉含量少,此时饮食和运动要齐头并进。从某种意义上讲,瘦人脂肪肝的生活方式改变,对加强运动的要求要更高,获益可能也会更大。
瘦人发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遗传易感性。遗传因素已被证实与肥胖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遗传因素在瘦人发病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比如脂肪代谢障碍患者更容易发生异位脂肪堆积,从而发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2.内脏和异位肥胖。即使不存在外周和内脏肥胖,肌肉和肝脏中细胞内脂质的异位堆积也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从而诱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3.肠道菌群紊乱。大量研究显示,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及脂肪化的肝脏对内毒素敏感性增强等几大因素,均参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

一句话,瘦人也会得脂肪肝,并且要早诊断早治疗,科学治疗。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