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医药报
10月19日,2018年度吴阶平医药创新奖揭晓——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孔令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常务副院长王拥军,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王琳,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毛颖,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李太生,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望京医院院长朱立国六位专家,基于在医药创新中的多项前沿成果获奖。
吴阶平医药创新奖主要奖励年龄在59周岁以下,在医学、药学研究和应用领域取得创新性成就的优秀中青年医药工作者。六位获奖者分别在中药活性成分精准分离、我国脑血管病规范化防治技术体系建立、自主研发丝胶组织工程生物材料、脑动脉瘤临床研究和术中磁共振多影像融合导航技术创新、感染性疾病临床和转化研究、中西医疗法治疗骨伤科疾病方面获得多项前沿创新成果。
记者获悉,孔令义带领的团队将现代分离新技术应用到中药活性成分分离中,系统开展了高速逆流色谱在制备分离各类中药活性成分中的适用性研究,创造性地将制备型色谱分离技术和波谱测定技术连接,创建制备色谱和波谱技术自动连接的制备分离和结构识别一体化的天然化学成分定向分离系列新技术,实现了中药活性成分的精准分离,从根本上解决了天然活性化合物的可获得性问题。近十余年来,该研究团队为全国相关单位提供80余种中药化学对照品,将对照品应用到《中国药典》的质量控制研究中,起草了白花前胡、紫花前胡等12个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标准,并纳入2010年版和2015年版《中国药典》。该团队构建的天然化合物样品库,在中国药科大学的新药创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样品库中筛选发现的抗肿瘤天然产物——去氧鬼臼毒素已由学校有关团队合作完成全部临床前研究,并获得化学药1.1类新药Ⅰ~Ⅲ期临床批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