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保护色:
依达拉奉联合脑苷肌酞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的临床

发布日期:2020-12-02 浏览次数: 字体:[ ]

卜宪聪[ 【作者简介】卜宪聪(1987),男(汉),山东省枣庄市,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脑血管疾病,云南省昆明市大观路212号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神经内科,                            

  【作者单位】 650032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神经内科(卜宪聪、刘诗翔)【通信作者】刘诗翔,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Email:shixiang222@126.com]△,刘诗翔※     (1.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神经内科,昆明650032;2.昆明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昆明650031)【摘要】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脑苷肌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脑梗死的患者, 按随机数字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共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苷肌酞、依达拉奉联合治疗。疗程均为两周。在治疗前和治疗两周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疗效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达86.7%明显大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6.7%,依达拉奉联合脑苷肌酞治疗组对神经功能缺损的治疗效果显著(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脑苷肌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0.05) , 具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法 两组在接受常规清除自由基、抗血小板凝集、扩血管、活血化瘀、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有颅压高者适当脱水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细胞代谢治疗,对伴发感染、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者,根据病情给予适当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脑苷肌肽10ml(吉林四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5046)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同时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吉林博大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国药准字H20051992)加入0.9%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30分钟内滴完,每日2次,2组疗程均为14天。1.3 实验室检测  治疗前及治疗后静脉采血测定:血糖、:血脂、肾功、肝功、血液流变学等检查。1.4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于 1995 年制订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及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拟定,即0-15 分为轻度神经功能缺失,16-30 分为中度神经功能缺失,31-45 分为重度神经功能缺失。神经功能缺损分数减少率 90%以上,病残程度0级,为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分数减少46%-89%,病残程度 1-3 级为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分数减少18%-45%,生活能力自理为进步;神经功能缺损分数减少未达到上述有效标准或病情加重恶化为无效。总有效=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据资料采用(x±s)表示,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   不良反应  2组均没有发现不良的反应。2治疗结果2.1   NDS 比较 2 组治疗后 NDS 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NDS 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0. 05) 。表 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x±s,分)组别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P值22.43±1.1723.65±1.18>0.0514.11±1.28①13.05±1.07②<0.05③从表1可见,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① ② ( P < 0.05), 说明两组治疗均有效, 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③(P<0.05), 说明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2.2 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 高于对照组的7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见表 2。表 2 组疗效比较 [例( %) ]组别例数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变化恶化总有效率(%)对照组治疗组303046912108641076.7①86.7注: 与对照组比较,①P < 0.053讨 论急性脑梗死的病因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理化因素及血管本身病变导致的血栓脱落阻塞动脉血管造成的短时间内脑组织缺血缺氧造成的坏死,梗死的病灶一般包括两种,即中心坏死区及缺血半暗带,中心坏死区由于完全缺血、缺氧且得不到侧支血管的营养供给,因而导致缺血性死亡,但缺血半暗带由于有侧支循环的存在,可以获得部分供给,尚有大量可活动的神经元,,如果及时溶栓,保持血流的供给,这些损伤仍为可逆的,神经元可以继续存活并在一段时间后完全恢复其功能,因此保护这些神经元是治疗脑梗死及改善脑梗死预后的关键。Myers和Yamaguchi研究表明[4],神经细胞在缺氧缺血时,脑内搞葡萄糖水平导致酵解增加,加快了乳酸的形成和自由基的产生,而自由基和乳酸具有一定的神经毒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细胞损伤的程度,所以降低自由基及血乳酸的含量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脑梗死的预后,依达拉奉是一种羟自由基清除剂及强抗氧化剂,血脑屏障穿透率为60%,可与盐水配伍,一方面降低了神经细胞糖酵解产生乳酸的浓度,同时可以刺激前列环素的生成,抑制细胞膜脂质的过氧化和脑细胞氧化产生的障碍,同时降低羟自由基的浓度,除此之外,依达拉奉也被证实具有抗缺血作用,抑制脑水肿,防止血管内皮损伤,还可以通过抗细胞凋亡的作用来降低缺氧缺氧时脑细胞损害[5-7]。脑苷肌肽为复方制剂,主要由牛脑神经节苷脂提取物制成,神经节苷脂是当今国际公认的一种能从根本上促进神经再生、修复受损神经、恢复神经生理功能的特效物质[8,9],可参与神经元细胞膜合成,促进神经干细胞分化、轴突生长和突触形成,还可调节腺苷酸环化酶(AC)、ATP酶、蛋白激酶等酶活性,维持有效的神经代谢,促进神经组织恢复。除此之外,脑苷肌肽还具有功能与营养作用,其所含的游离氨基酸、多肽等成分能够快速的透过血脑屏障,促进神经细胞蛋白质的合成,提供神经细胞代谢和生长所需要的蛋白质和营养成分,促进神经细胞代谢,为神经细胞自身修复和生命活动提供营养支持。国外对于脑苷肌肽的研究已证明其在治疗神经系统损伤取得良好疗效,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具有多层次和全方位的立体治疗,可修复神经。本临床研究发现使用依达拉奉与脑苷肌酞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既能有效地改善缺血区的供血,又能有效地保护神经细胞,促进神经再生,二者优势互补,疗效明显要优于常规用药治疗。本研究显示,依达拉奉联合脑苷肌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治疗14d后患者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药物配伍方法正确、合理,且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使用安全,副作用小,对于迅速控制急性脑梗死患者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均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 饶明俐主编.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30-32.[2] 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6): 381.[3]  史玉泉,主编.神经病学新理论与新技术[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8: 236-237.[4]  de Courten-Myers GM, Yamaguchi S, Wagner KR, Ting P, Myers RE. Brain injury from marked hypoxia in cats: role of hypotension and hyperglycemia. Stroke. 1985. 16(6): 1016-21.[5]  Tanaka M.Pharmacological and clinical profile of the free radical scavenger Edaravone as a neuroprotective agent [J].Nippon Yakurigaku Zasshi,2002,119 (5) : 301-308.[6] 李明军,戴闽,宗世璋.依达拉奉对急性脊髓损伤后大鼠神经细胞的保护机制[J].山东医药,2009,49(14):20.[7] 邓智建,曹冬梅,周国胜.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42 例[J]. 中国医药导报,2008,5(6):11-12.[8] Palertinip,Fenaretto A,Change of gangliosiole accbility at the plasma membranc surfacre of cultured neurons[J].following protein kinase C activation Biochemistry.1998,37(9):3143-3148.[9] Dawson TM,HungK,Dawson VL,et al.Neuropmtective effects of ganglioside may involve inhibition of nitric oxide synthase[J]. Ann Neurol.1995,37(1):115-118.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