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保护色:
家庭病床推广遭遇瓶颈 社保报销标准过低

发布日期:2020-12-02 浏览次数: 字体:[ ]

   南方日报   柳艳 张国磊 蒋霄鹤
核心提示:家庭病床这一项惠民工程要真正实现可复制尚存在不少困难,社保报销标准过低、信息系统故障多……家庭病床推广,亟须突破瓶颈。


  


  深圳光明新区为家庭医生团队配发统一服装和交通工具,工作效率得到保障。何俊 摄

  以家庭作为护理场所,选择适宜在家庭环境下进行医疗或康复的病种,让病人在熟悉的环境中接受医疗和护理,这是家庭病床的优势所在。

  2014年,光明新区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基础上,率先在全市开展家庭病床服务试点工作,在家庭病床探索方面已经走在全市前列,目前共建立家庭病床347张,其中已结床276张,在建床位71张,患者零投诉,极大方便了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看病就医。

  今年5月,新区人民医院申请市级社区家庭病床继教培训项目,将新区家庭病床管理经验向全市推广。然而,这一项惠民工程要真正实现可复制尚存在不少困难,其中,社保报销标准过低、信息系统故障多等成为亟需突破的瓶颈。

  成立家庭病床科实现专业化管理

  2014年,光明新区启动家庭病床服务试点,安排专项经费170万元,为35家社康配备便携式心电监护仪、血糖仪、便携式电脑、不锈钢出诊箱等医用设备,并为家庭医生团队配发统一服装和交通工具,医护人员诊疗手段和工作效率得到保障。2015年,光明新区又拨付70多万元维持经费保障家庭病床的正常运营。目前共建立家庭病床347张,其中已结床276张,在建床位71张。

  在肯定家庭病床有效应对老年人慢性病需求、缓解医院床位紧张的同时,一名医疗界人士坦言,社区的社康中心承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