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大脑前线特工
我发现:判断血肿扩大时纳入脑室内出血,能更有效地预测不良结果
当前脑卒中是影响国民健康的首要因素,其中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在全球范围内居各脑卒中类型之首。
近些年较多研究发现,ICH 患者发生早期血肿扩大后病情可恶化,神经功能损害加重,血肿扩大是ICH 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也是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
血肿扩大尚没有明确的定义,一般通过比较首次头 CT 和复查头 CT 的血肿体积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发生血肿扩大。大多数研究采用最佳界值来判定:绝对界值(比如≥3ml,≥6ml,或≥12.5ml)、百分比界值(比如>26%或 33%)或者两者相结合。
发表在《STROKE》上的一篇研究提出了新的观点,他们认为脑出血破入脑室——脑室内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是预后不良的预兆,应该被包括在血肿扩大的范畴之内。
因此,研究者将血肿扩大重新定义为新的IVH发生或扩大(≥6mL或≥33%或任何IVH发生;≥6mL或≥33%或IVH扩展≥1mL),来评估新定义是否可以提高预测90天临床结果的能力。
该项前瞻性多中心观察性研究共纳入了2006年6月至2012年7月期间6个小时内自发性脑出血的患者256名,在入组24小时内,116名患者(45%)发生了IVH。74例患者(28.9%)观察到IVH扩张,中位数为2.9 mL,53例患者(20.7%)的IVH间隔≥1 mL。
大约50%的患者(127/256)在3个月时表现出较差的临床预后(mRS,4-6)。标准定义组(n = 80)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5.7%和82.9%,修订后的定义组(≥6mL或≥33%或任何IVH发生组,n = 113)灵敏度为63.8%,特异性为75.2%,修订后的定义显著提高了总体准确性(P= 0.013)。
在校正了相关协变量后,预测发生90天时不良结局几率增加了2.55倍(95%CI,1.31–4.94)。第二个修订的定义组(≥6mL或≥33%或IVH扩展≥1mL)表现相似。
该研究发现在患有轻度至中度ICH的患者中,将合并脑室内扩张补充到血肿扩大的定义中,可以更有效的预测不良结局的发生,并且可能为将来的ICH止血试验提供科学依据。
驻大脑前线特工
我发现: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可预测脑淀粉样血管病患者继发性脑叶出血
脑淀粉样血管病 (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是老年人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的主要病因之一,具有高死亡率,不良的功能预后和认知障碍。随着抗凝、溶栓、抗血小板等药物的广泛使用, CAA 相关性ICH的发病率逐渐增加。
近年来,研究发现非创伤性脑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cSAH)是活动/进展性CAA相关性ICH 的标志之一,包括皮质铁血黄素沉积(Cortical Superficial Siderosis,cSS)(急性cSAH发作引起的CAA浅表性出血的慢性形式),是未来ICH的主要危险因素。
发表在《Neurology》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中,研究者旨在确定cSAH是否能预示患者复发性CAA-ICH的风险。数据来自1997年2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在波士顿麻省总医院收治的脑叶脑出血幸存者261名(平均年龄76.2±8.7岁,女性占52%),其中166例(63.6%)在基线MRI上患有cSAH。在多变量分析中,cSS的存在是与cSAH唯一独立相关的因素(OR=4.42,95%CI 1.15-17.08; p = 0.03)。
在28.3月的中位随访期中,有54位(20.7%)患者发生了症状性ICH复发。cSAH患者的ICH复发率是每100人/年中9.9个(95%CI 7.3-13.0),而没有cSAH的患者每100人/年1.2个(95%CI 0.3-3.2)。在Cox回归中,在对其他混杂因素(包括cSS)调整后, 任何形式出现的cSAH都是ICH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HR=7.5,95%CI 2.6-21.1,p <0.001)。
cSAH在临床上较少见,cSAH的CAA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常表现为短暂局灶神经系统事件(TFNE),易被误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本文为cSAH作为脑叶出血的危险分层指标提供依据,有助于医生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正确诊断及治疗。
驻大脑前线特工
我发现: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期的经济负担,能通过Rankin修订量表评分 (mRS)来预测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提高,且预后较差,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
Rankin修订评分量表 (mRS)是急性卒中干预试验中的主要结局变量。韩国一研究团队发表在《Neurology》的一篇文章计算了量表与长期经济负担之间的联系。
通过与国家健康保险局的索赔数据(截至2016年12月),分析了前瞻性多中心卒中注册中心的数据库。医疗支出分别转换为每日成本、年度和累计5年的成本,根据3个月的mRS得分估算并比较。
结果显示,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共有11136名患者纳入了研究。平均年龄为68岁,男性为58%。中位随访期为3.9年。
5年的平均累积成本为117,576美元。中风后第一年的费用最高(38,152美元),比中风前一年的费用(8,718美元)明显增加。根据3个月的mRS评分,平均5年累积成本差异显着(p <0.001),3个月的mRS评分为0或5的费用分别为53,578美元和257,486美元。三个月的mRS评分是中风后长期费用的独立决定因素。
该研究显示了3个月的mRS评分在预测中风后的长期经济负担中起重要作用。在进行与中风护理有关的健康经济评估时,3个月的mRS评分或相类似内容可能很有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