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东风中心卫生院中医科邵丽团(652302)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与推拿联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效果分析。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针灸推拿科治疗的11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与推拿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ASCS评分及VAS疼痛评分明显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与推拿联合治疗颈型颈椎病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颈部疼痛,增加颈部活动度,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颈型颈椎病;针灸;推拿;效果分析 颈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颈椎病类型,属于颈椎病的初始阶段,若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其他类型的颈椎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病症状的严重程度与颈椎退行性改变的程度有关,颈椎退行性变越明显则症状越严重。西医对本病治疗无特效办法,利于扩张血管、改善脑组织代谢等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且复发率高[1]。中医的针灸推拿在治疗本病上有独到效果,且均为外治方法,无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效果独到。本研究采用针灸与推拿联合治疗颈型颈椎病,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针灸推拿科治疗的11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5例,男29例,女26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43.6±8.9)岁,病程2个月-6年;对照组55例,男31例,女24例,年龄27-73岁,平均年龄(46.1±9.2)岁,病程2个月-5年;所有患者均符合颈型颈椎病诊断标准,经颈部X线片检查确诊;临床均表现为颈、 肩酸痛不适,肌肉痉挛、压痛,颈部活动受限,颈肌僵硬;排除颈部扭伤、肩周炎及风湿性肌纤维炎等引起的颈部疼痛;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病程等无明显差异,可进行相关对比分析。 1.2方法:①针灸。取肩井、双侧风池及夹脊、肩外俞、后溪、天宗、颈椎以及阿是穴[2],患者取坐位或者俯卧位,对准上述穴位快速针刺,行捻转提插手法,得气后留针30min,1次/d。②推拿。针刺结束后稍作休息后开始推拿;首先用揉法充分放松颈、肩及上肢部软组织,然后在颈后的左、中、右3条线上拨筋理筋,充分松解颈部两侧的肌肉、韧带,寻找压痛点,充分软化痛点部位的筋结;点揉天鼎、曲池、手三里、合谷、小海、内关、外关、神门等穴位,每穴点揉1-2min;然后术者一手托其枕部,一手托其下颌,缓慢旋转患者头部2-3次,嘱咐患者放松颈部肌肉,待头右旋到最大角度时,术者稍加用力使头部右旋向上牵引,可闻及弹响“咯得”声,重复2次[3]。1次/d,10d为1个疗程,2个疗程间隔2d,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1.3疗效判断标准 临床治愈: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无颈部僵硬、疼痛、麻木,颈椎生理功能和影像学检查均恢复正常;有效: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颈部部僵硬、麻木、疼痛症状明显减轻,颈椎生理功能和影像学检查明显好转;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颈部僵硬、麻木、疼痛等症状无明显好转,颈椎生理功能和影像学检查仍存在明显异常[4]。 1.4观察指标:采用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价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共12分,得分越高则表示症状越重;采用VAS疼痛量表评价患者疼痛改善情况,共10分,得分越高则疼痛越严重。 1.5统计学分析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采用(±s)表示组间计量数据,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 例数 | 痊愈 | 有效 | 无效 | 有效率 | 观察组 | 55 | 24 | 28 | 3 | 94.55* | 对照组 | 55 | 21 | 25 | 9 | 83.64 |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及疼痛改善情况比较,见表2。观察组治疗后CASCS评分及VAS疼痛评分明显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及疼痛改善情况比较(分,±s) 组别 | 例数 | CASCS评分 | VAS疼痛评分 | 观察组 | 55 | 2.1±0.6 | 1.5±0.5* | 对照组 | 55 | 4.3±1.1 | 3.2±0.9 |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中医认为,本病属“痹症”范畴,多由风寒湿邪侵袭、营卫不和,导致经络阻塞,经脉失养,造成局部气血瘀滞,不通则痛。针灸取风池、夹脊、后溪以及阿是穴等穴位能够疏通经络,调理经脉气血,达到活血止痛的效果。针灸可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加植物神经系统兴奋性,加速局部产物代谢,使致痛物质清除加快,疼痛减轻。推拿能够松解粘连、疏通经络、理气止痛,通过松弛颈椎周围软组织及肌肉,缓解局部痉挛、松解粘连,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肌肉供血供氧,并通过旋转牵引,最大限度的调节颈椎功能活动,达到治疗效果。因此,针灸与推拿结合治疗颈型颈椎病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雷华,周伟,卫荣.针灸推拿联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2,35(5):656-658 [2]滕红君.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85-86 [3]曹瑞燕.推拿手法结合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4):181-182 [4]王建国,周斌,闫洪涛等.针刺和超短波联合正骨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1,19(4):1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