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保护色:
卒中患者“少即是多”,三联抗栓并不优于双联

发布日期:2020-12-02 浏览次数: 字体:[ ]

在房颤合并冠心病抗栓策略中的推荐,如何平衡血栓和出血风险仍是目前临床实践中的一大难题。

  2019年3月首次发表的AUGUSTUS研究显示,对于发生ACS(急性冠脉综合征)或接受PCI的房颤患者,阿哌沙班+P2Y12抑制剂的治疗方案与华法林+阿司匹林+ P2Y12抑制剂的治疗方案相比,出风险显著降低。

  在2020年国际卒中大会上(ISC),研究者对AUGUSTUS研究结果进行了二次分析,并报告了阿哌沙班在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血栓栓塞(TE)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阿哌沙班的疗效是否优于华法林呢?

  AUGUSTUS研究设计

  1.研究简介:

  研究采用2×2析因设计,所有患者均为成年房颤患者,药物或PCI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或择期PCI术后14天内,计划使用至少6个月的P2Y ?受体拮抗剂。患者被随机分入阿哌沙班(5 mg或2.5 mg,每天两次)或华法林组,再分别给予阿司匹林或安慰剂治疗(双盲),旨在对比两组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主要安全结局为ISTH定义的大出血或者临床相关的非大出血事件。

  本次亚组分析中研究者将AUGUSTUS研究人群分为两组:既往有卒中/TIA/TE的患者和没有过卒中/TIA/TE的患者。在4581例入组患者中,有633例(13.8%)患有卒中/ TIA / TE。

  2.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与华法林相比,无论患者是否有卒中/ TIA / TE病史,阿哌沙班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均较低。

  在患有卒中/ TIA / TE病史的患者中,阿哌沙班组患者住院和死亡率略低于华法林组。在阿哌沙班组,研究者发现,与没有卒中/ TIA / TE病史的患者相比,有卒中/ TIA / TE病史的患者发生出血、住院或死亡的风险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接受华法林加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的患者出血率最高。

  研究者表示,阿哌沙班与维生素K拮抗剂(VKA)相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总体试验结果一致,且与患者既往卒中/ TIA / TE病史无关。但阿司匹林增加了出血事件的发生,尤其是未患卒中/ TIA / TE的患者。

  3.结论:少即是多


  “我们的研究向医生证明了,在卒中患者的治疗上[少即是多],这一结果也印证了AUGUSTUS研究的主要结果。换句话说,阿哌沙班加P2Y??抑制剂,不加阿司匹林的的策略更好。为了患者的安全,建议临床上减少三联抗栓疗法(华法林+阿司匹林+P2Y12抑制剂)的使用。”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