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保护色:
叶酸水平与RA患者死亡风险有何相关性?二甲双胍

发布日期:2020-12-02 浏览次数: 字体:[ ]

本期提要

  血清中叶酸水平与RA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相关

  二甲双胍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何?

  MRI检测与RA患者预后有何相关性?

  1 血清中叶酸水平与RA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相关

  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比一般人群高60%左右,其原因尚不清楚,有学者认为这可能与RA患者血清中叶酸含量有一定相关性。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又名蝶酰谷氨酸。它可以作为辅助因子促进同型半胱氨酸循环代谢。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升高会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研究者表示,RA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含量较常人有所增加,其原因可能是RA常用药物(例如甲氨蝶呤)消耗了叶酸水平所致。

  该研究纳入了683例RA患者,根据血清中叶酸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一组患者叶酸水平低于4.3ng/ml;二组患者叶酸水平在4.3-8.2ng/ml之间;三组患者叶酸水平高于8.2ng/ml。

  在随访的17年时间中,有258位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研究者表示,血清中叶酸水平低于4.3ng/ml与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50%有关。

  在调整了人口统计学特征、体重指数、吸烟史、RA药物使用情况以及合并症等情况后,研究者发现,与叶酸水平低于4.3 ng/ml的患者相比,叶酸水平在4.3-8.2 ng/ml的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了48%,叶酸水平大于8.2 ng/ml的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降低了56%。

  也就是说,当RA患者血清叶酸水平不低于4.3 ng/ml时,发生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的几率会有所降低。

  该研究主要作者Kalyani Sonawane表示:

  “我们的研究首次证明了RA患者血清中叶酸水平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建议服用抗风湿药的RA患者多了解药物相关风险,并采取应对措施。”

  2 二甲双胍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何?

  降糖药二甲双胍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免疫代谢参与SLE的发病,而二甲双胍是一种调节全身细胞代谢抗糖药物,将二甲双胍利用到无糖尿病SLE患者中会发挥怎样的作用呢?来自上海3家医院的学者们对此进行了研究。

  这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纳入了140例未患糖尿病的SLE成人患者,他们至少发生过一次狼疮活动,并在此前12个月内接受泼尼松(每天≥20mg)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67例)和安慰剂组(73例),研究主要终点是12个月时患者疾病活动指数(SELENA-SLEDAI)。

  经过12个月随访,两组患者狼疮活动情况无显著差异,二甲双胍组有14例(21%)患者发生疾病活动,安慰剂组有25例(34%)(HR 0.68,95%CI 0.42–1.04,p=0.078)发生疾病活动。

  与安慰剂组相比,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胃肠道不良事件发生率更高,两组之间非疾病活动性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二甲双胍组患者感染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安慰剂组(25% vs. 44%,p=0.022)。两组均无患者因治疗而死亡。

  研究者表示,尽管该试验不足以论证二甲双胍治疗SLE的有效性,但该研究数据为未来大型试验提供了基础。

  3 MRI检测与RA患者预后有何相关性?

  最近一项研究表明,在持续临床缓解过程中,RA患者手部关节受损的磁共振成像(MRI)与患者报告的功能丧失之间存在关联性。

  研究者在114名临床缓解的RA患者中进行了手腕/手MRI检查和手腕/手/脚X射线检查,此后患者逐渐减少抗风湿药物使用,以此来探讨影像学检查反映的损害与患者预后健康状况的关联。

  根据超声痛风组织(OMERACT)规定的标准操作流程,对RA MRI评分进行评估,根据Sharp / van der Heijde对X射线评分进行评估,以了解患者基线时关节的炎症(滑膜炎/腱鞘炎/骨髓水肿)和损伤(骨侵蚀/关节间隙变窄)状况。

  应用健康评估问卷(HAQ)对患者康复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人员发现,MRI评估的损伤中,手部相关损伤与HAQ调查中患者康复情况存在一定关联性(P<0.03)。X射线与患者预后情况无显著关联性。

  研究者表示,在同时将MRI和X射线检查与RA患者身体功能进行比较的分析中,MRI检查与RA患者身体功能之间的关联比X射线检查的关联性更强。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