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保护色:
白莲散结汤综合方案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6

发布日期:2020-12-02 浏览次数: 字体:[ ]

李苹,刘普勇,严春玲,曹亚芳,魏智慧,鲁智惠,李天真

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妇科,四川成都 610031

【摘要】 目的:观察白莲散结汤综合方案治疗子盆腔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4年1~ 2015年12月收治的被确诊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痛经程度、月经量多少,分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伴月经量多经期长组(行经总量>80ml、经期>7天)、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伴痛经明显组(疼痛程度VAS评分>7,≦10)组,治疗上分别采用白莲散结汤、白莲散结汤+清化汤、白莲散结汤+穴位埋线,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体征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白莲散结汤综合治疗方案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有效率达86.7%,改善内异症患者痛经、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效果明显,同时明显减少了病人的手术率,减轻了病人痛苦,降低了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白莲散结汤综合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价廉、副作用小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白莲散结汤;清化汤;穴位埋线、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研究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出现在子宫腔被覆粘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是激素依赖性疾病。EMT是一种始于细胞水平而终止于以盆腔疼痛和不孕为特点的持续性病变。迄今为止,关于EMT的真正病理生理学机制并未最终阐明[1]。本病虽属良性疾病,但它表现为细胞增生、浸润、复发等恶性行为,使之成为难治之症,为妇科常见疑难病,复发率高,颇难根治,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白莲散结汤、清化汤均为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王成荣研究员经验方。用于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已10余年,临床疗效突出,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选自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2014年1~ 201512月妇科门诊就诊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收集60例符合本研究要求的内异症患者, 年龄20~ 50岁。

1.2诊断标准 参照卫生部1993年颁发《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执行。疗效判定参照《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执行。其中痛经疗效标准参照目前国际上临床较为通用的直观模拟标尺法(VAS);CA125血清值、彩超体积前后变化进行疗效评定。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2 治疗方法

非经期:以清热解毒、化瘀散结

白莲散结汤:半枝莲30g  白花蛇舌草30g  皂角刺10g  土鳖虫12g  莪术15g  仙茅15g  淫羊藿15g  猪苓20g。用法:每日1剂,煎药机煎药,100ml,tid,非经期服用,共治疗3个月。经期停药。

穴位埋线治疗:疼痛程度VAS评分>7,≦10,在经前1周穴位埋线。

操作方法

选穴: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关元、肝腧(双)。

穴位处皮肤常规消毒后,右手持针将针芯后退2 cm,左手持10 cm长的无菌眼科镊将药线穿入针前端。

快速斜刺或垂直刺入穴位肌层(各穴深度同针刺深度),当有针感后将针芯向前推进,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药线植入穴位的肌肉层,出针后用消毒纱布或创可贴紧压针孔止血,保护针孔,胶布固定24 h。

4周1次(1个月经周期), 3次为1疗程。

经期:行经总量>80ml或经期>7天者,经期加用清化汤以凉血化瘀止血。

清化汤:小蓟30g  马齿苋30g  白花蛇舌草30g  黄芩12g  桃仁10g  川牛膝30g  枳壳12g。用法:每日1剂,煎药机煎药,100ml,tid,经期服用,共3个月经周期。

3 统计学方法χ2检验,对应分析及聚类分析等相关统计方法。

4  治疗结果

4.1 综合疗效:60 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治愈35例(58.3%),显 效 12例( 20.0%),有效5例(8.3%,无效8例(13.3%),总有效率86.7%。(表1)

4.2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有显著性差异( P<0.01),

总有效率93.3%(表2),说明本药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有较好疗效。

4.3痛经疗效:治疗后不同程度的痛经患者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表3),轻度痛经有效率达100%,中度痛经有效率达85.7% ,重度痛经有效率为70.0% ,痛经总有效率为86.7%( 表 3)。

4.4 月经不调疗效:11例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患者服药后月经量明显减少,6例恢复正常月经量, 痊愈率为54.5%,有效率为81.8%。

4.5子宫体积变化:收集的病例中明确诊断子宫腺肌病10例,阴式B超检查:1例子宫腺肌病病灶消失,子宫恢复正常大小;2例子宫腺肌瘤缩小,平均子宫体积缩小9.8%。

4.6 CA125变化:60例患者中CA125升高者有45例,治疗后完全降至正常者约为26.7%。治愈加愈显率:56.7%。

白莲散结汤综合治疗方案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明显缓解痛经, 调理月经, 减少月经量,软化吸收, 缩小盆腔包块的作用, 使部分不孕患者受孕, 治疗中受孕胎儿至分娩未发现畸形等不良表现。同时减少手术率、减轻病人痛苦,降低了远期因子宫切除而导致的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1 三组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比较[ ( %) ]

组  

n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白莲散结汤组

39例

27

6

3

3

92.3%

白莲散结汤+清化汤组

11例

6

2

1

2

81.8%

白莲散结汤+穴位埋线组

10例

2

4

1

3

70.0%

合计

60例

35

12

5

8

86.7%

白莲散结汤组总有效率92.3%, 治愈加显效率84.6%,白莲散结汤+清化汤组:总有效率81.8%, 治愈加显效率72.7%,白莲散结汤+穴位埋线组:总效率70.0%,治愈加显效率60.0%, 三组治疗均有效( P > 0.05)


2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

病情情况

例数

临床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中医证候积分

60例

28

15

13

4

93.3%

3  不同痛经程度疗效的改变

病情情况

例数

临床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轻度

15例

14

1

0

0

100%

中度

35例

24

3

3

5

85.7%

重度

10例

2

4

1

3

70%

合计

60例

40

8

4

8

86.7%

痛经总有效率为86.7%,治愈加显效率80%。

4  Ca125和疗效的关系[ ( %) ]

n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45例

12

14

9

10

77.7%

总效率77.7%,治愈加显效率57.8%

5 不良反应

三组患者中出现胃肠道不适2例,面部痤疮明显1例,有1例发生肝酶异常,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

6 讨论

“白莲散结汤”为“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妇科专家、王成荣研究员长期运用中医药诊治EMT,根据其数十年的临床经验和中医理论,提出内生火热是本病的始发病因,“火热瘀结”是导致本病缠绵难愈、反复复发的关键所在,并据此自拟“白莲散结汤”以清热解毒、化瘀散结治疗EMT。目前对于EMT瘀阻的成因,多认为与气滞、气虚、痰湿、湿热、肾虚等有关,鲜有论及火热。王老认为“内生火热”是引起EMT的始发病因,盖因火热内生来源最广:冲气过旺,气有余便是火;六淫、七情郁久也可化火;瘀久不去亦能化火。故火热致“阴络伤,血内溢”,积瘀于冲任脉络所荣之下焦和其中之器官,则为其本,并率先提出“火热瘀结”论点。其“火热瘀结”理论由“冲任经气过旺,火热内生”、“火热伤络,血溢留瘀”、“因瘀致热”以及“周期性火热伤络留瘀”组成,当能说明EMT不同于其它瘀血症而难治和易于复发的特点。“白莲散结汤方中: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君;皂角刺、莪术、土鳖虫化瘀散结为臣;

二仙温肾助气化为佐;猪苓利尿而引邪下行为使。“清”使未离经之血安其宅;“化”使已离经者散其滞。共收清热化瘀,软坚散结之功。

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临床总以热与瘀互结为患居多。《万全妇人秘科》云:“经水来太多者,不问肥瘦皆属热也。”认为热虽无形,但若炽盛,可伤津耗液,即所谓“血遇热则煎熬成块”;热邪壅遏,灼伤脉络,迫血旺行致血溢脉外,离经之血亦可为瘀。瘀血内阻,不仅新血不得归经,更可郁久化热。故而由热致瘀,因瘀生热,热瘀互结便是月经过多之主要病因病机。王老自拟“清化汤“以清热凉血、化瘀止血。方以小蓟、马齿苋清热、凉血、止血为君;黄芩、白花蛇舌草清热凉血,桃仁、川牛膝祛瘀生新为臣;枳壳行气为佐。全方共收凉血、化瘀、止血之功。

穴位埋线是将羊肠线埋入穴位中,利用羊肠线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是针灸的持续作用,进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

综上所述,白莲散结汤综合治疗方案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确切,既可有效缓解痛经,调整月经周期、经期,减少手术率,减轻治疗费用;不孕者在治疗中受孕无不良影响;不良反应少,患者容易接受,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

[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77-1496.


四川省省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2014-4-41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0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


作者简介:李苹(1984-),女,汉族,主治中医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医妇科临床研究。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分享到: